在北京的这两年

就如标题所言,在北京已经呆了两年了。我是7月3日回来,7月4日回到广东这边,本来这个文章应该在4号及之后的几天里写的,主要是由于懒惰,之后又要到广州找房,所以当前的这个文章一直拖着。上班后的第一个周末又同学聚会安排得满满的,所以14号晚上赶紧把标题和第一句话写了,可能是疲惫,也不知道写什么,所以那晚也没写什么,导致今天——7月21日才开始写,这已经是上班的第二个周末了,不过开始写就好。

当初为什么选择北京呢?当初秋招的时候可以说比较傻,投的简历比较少,就腾讯,阿里,360这几个,腾讯和阿里在笔试就挂了,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很惨的。360也算是笔试,不过应该是在智力测试那一块。由于其他企业我都看不上,还有当时有个机会考网警,待遇确实是不错的,那就尝试去考嘛,结果最后的体测摸高不合格就没戏了(顺便说个事,下一届网警开始,体测不用考了,难道是因为我???)。 在广东二进制的岗位是很少的,所以也没找广东的其他企业,直接去北京吧——之前通过实习转正的面试拿到绿盟北京安全研究员的offer。

在北京的这两年里,我尝试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买基金,买股票,第一次独自一人登山,第一次拿优秀新员工,第一次写非计算机博客。。。。。。

毕业前会很期待去一趟安全大会,结果毕业后机会多得是——比如ISC,全球开发者大会,CSS,ISC,先知大会,看雪,DEFCON等等。第一年就去腻了,其实除了个别议题,基本没啥太大的收获,所以第二年基本没有高质量的议题,我是不会去的。

在北京的这两年,学到的东西还是挺多的,简要概括就用下面的三张图吧:

搞了三个简单的项目,star排名2,3,4的

技术博客,长截图已经截不全了,共109篇(之前没有这么多,2019年6月份的时候我将以前没发表出来的都发表出来了,应该20篇左右)

当然我还写非计算博客

当觉得回广东的时候,我就开始各种面试,有甲方的,由乙方的,其实在北京远程面试总是有点不踏实。有些企业呢由于我要的太高了,所以面完技术面就没下文了,还是大企业才给得起啊。一开始我以为只有跳槽这个选择,跟领导提离职才有了回广州分公司办公的选择。由于多种原因吧,我放弃了huawei一个年薪接近翻倍的offer,我都佩服我自己。如果没有其他原因,那我肯定选择去啊。原因有:发offer太慢了,远程面试聊了后还是不太踏实,对未来在那边的工作有点不太喜欢,还有自己身体的原因(这个因素还是很重要),我可能暂时还看不上6-7K的一个涨幅。

来到了广州,虽然一个月不到,但是会怀念北京的物价(注意是便宜哦,肉和青菜都便宜,其实感觉北京也就房子和人力成本贵吧),当然也会怀念北京100元的公园年票可以无限次逛多个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