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度工作》后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到深度工作

本书中“深度工作”的含义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深度工作,因为只有深度工作,我们才能快速掌握复杂的技能。作者在里面举了很多例子了,但我是有所怀疑的,我感觉是因为他们成功了之后,发现他们是深度工作的实践者,所以感觉深度工作很重要。我觉得可能深度工作只是他们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我不是来否定深度工作的好处的。

作者称其为“21世纪的超级力量”,首先由于我们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深度工作变得越来越稀缺,我们知道越是稀缺的东西它就越贵,所以未来深度工作的价值会越来越高,践行深度工作的人们也会因此而获得巨大的好处。

以下深度工作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深度工作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引:

1、禁欲主义哲学,完完全全的深度工作,比如哈利波特的作者,几乎不用社交工具,专心写书。
2、双峰式哲学,就是将时间分两块,一块深度工作,另一块浮浅工作,比如《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的作者——亚当·格兰特,他是宾尼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秋季教学以及辅导学生,春夏两季全心投入研究
3、节奏式哲学,这种哲学的实践者通过创造一种工作节奏,把深度整合成生活习惯,比如固定每天得看10页书。
4、新闻记者式哲学,就是只要有空闲,就能立刻切换到深度工作模式。

说了上面的集中哲学,我们能实践的就是第三第四种了,第三种还是比较好实现的,第四种就需要更加长时间的修炼了。

在实践深度工作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一开始会感觉到无聊,我们需要拥抱无聊,战胜无聊。其实更重的灾区是社交媒体,这个极大地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我们需要不断减少社交媒体的时间,将这些时间使用一些高质量的活动代替。其实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减少浮浅的工作而不是消除,因为浮浅的工作是肯定有的,就像肌肉一样我们的有张有弛,我们通过减少付钱工作时间,从而增加了深度工作时间,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本书到后面就没那么多原则,方法的东西,还是举例子,比如比尔盖茨也是深度工作的受益者。但是作者最后写到提前决定你每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我是不太认同的,这个时间单位太小了,一有什么风吹草东很容易就把各种计划打乱了,还是以日,月,年为单位去设定计划,设定目标相对好点。

深度工作其实就是需要专注,所以在现在越来越碎片化的社会里,我们得找回深度工作,减少各种社交每天,诱惑,游戏的时间,同时增加深度工作时间,经过日积月累,必定有不错的回报。

综上,能不能深度工作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