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财务指标轻松选出好公司-摘录

以下是摘录了几乎所有东西,除了一些没什么用的话

总结

先把总店放在这

下面这些指标分别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质量(现金收入比)、公司的成长能力(季度收入增长率)、公司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和公司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

商誉净资产比,反而需要小一点为好

那到底选那些股票,为下面做了个总结

1、现金收入比像茅台一样就好了
2、净资产收益率(ROE)过去5年在15%以上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很多,但一个牛逼的公司和普通公司的区别在于:他的净资产收益率可以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3、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都很高的公司
4、那些总资产收益率(周转率??)超过100%的公司去投资。
5、选过去8个季度,每个季度的收入增长率都超过15%的公司去投资。
6、选择那些商誉净资产比低于50%的公司。当然如果更谨慎一点的话,商誉净资产比低于30%也是不错的选择。
7、对于国内制造业的企业而言,超过20%的毛利率的公司一般就算做的很不错的了。
8、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10%-30%之间比较健康,最好是20%左右。如果比率太低,表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足;而比例太高的话,往往预示着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可持续。

一、现金收入比

财务指标虽然有很多,但其中6个是比较简洁犀利、适合业余散户使用的。同时,虽然这6个财务指标都很重要,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现金收入比”、“现金收入比”、“现金收入比”!(重要的事情强调3遍)。

举个例子。刘备同志在干革命之前是创业卖草鞋的,假如一年卖100双,每双赚1两白银(奶爸注:好暴利),那么刘备一年可以确认100两白银的收入。

如果刘备草鞋卖出去后,这一年能从客户曹操、董卓和王允那里拿到100两白银,那么现金收入比就是100%。

但是,如果董卓买了80双草鞋,吵着说今年的钱要给马买草料,要给貂蝉买首饰,暂时没钱给。那么,刘备拿到的只有20两白银,这时候刘备的现金收入比就是20%。

贵州茅台,“现金收入比”就常年比较华丽:

而乐视…

这个指标的分子(销售收入)来自于现金流量表,分母来自于利润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在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中都能找到。

二、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举个例子:武大郎开烧饼店,他投资100两白银租了店铺、买了煤球、干柴和面粉,一年下来扣除成本费用后,共赚了15两白银,那么大郎烧饼店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5%。

而西门庆入股了王婆的成衣店,投资30两白银,一年下来赚了6两白银,那么西门大官人的净资产收益率是20%。(奶爸注:顺便还赚了个潘金莲)

前两年老裘去澳门玩,住的酒店楼下是个非常大的赌场。老裘拿了3000港币(澳门赌场是用港币的)陪朋友一起上桌,结果手气不错,2小时下来盈利6万港币。

这个净资产收益率有多少呢?

足足有60000/3000=20倍,如果再“年化”一下,老裘可能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了。当然哈,这种暴利是没法持续的,所以算年化意义不大。很多公司,要看持续盈利能力。

做投资的时候,老裘会选那些净资产收益率过去5年在15%以上的公司。

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很多,但一个牛逼的公司和普通公司的区别在于:他的净资产收益率可以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比如大家都听说过董小姐和格力电器,知道格力电器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那么我们看看格力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到底怎么样:

美的集团是和格力电器一样的白色家电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也很高,只是相比格力电器略差一点点:

大家应该还记得,创业板第一家退市公司是欣泰电器。这家被勒令直接退市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不妨看一下:

欣泰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过去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每年逐步降低,而且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到了2016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竟然降低到-18.5%。这意味着,股东投资100元,一年下来要亏18.5元。

这样的公司,我们在研究和投资的时候基本不会碰的。

三和四、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奶爸注,这个方法是老裘独门的)

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低。两个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是从资本的角度去看盈利能力强弱,而这两个指标是从人的角度去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

老规矩,举个例子。假设贾宝玉的好妹子林黛玉同学开香囊店,她和紫鹃两个人忙里忙外,辛辛苦苦做女红,一年收入100两白银,扣除布料等成本,盈利了20两白银,那么,香囊店的人均创收(收入)是50两,而人均创利(盈利)是10两。

而薛宝钗开的冷香丸药店比香囊店生意好很多,规模也大很多。所以宝钗让香菱喊了不少丫鬟小厮帮忙一起吆喝销售,药店一共请了50个人,一年下来药店收入500两白银,扣除成本后盈利100两。那么药店的人均收入是10两,而人均利润是2两。

虽然药店的生意好,但是从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的角度看,香囊店比药店的盈利能力强了不少。

我们私募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管理资金的规模增加一个亿,相应可以多招一个研究员。私募管理费一般是1%,所以换句话说,私募公司多一个亿的管理规模,就多了100万的管理费收入,所以人均创收大致就是100万元,而人均创利多少,就要看业绩做得好不好,最后分成了多少。

做投资的时候,老裘会选那些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都很高的公司。

多少高算高?其实没有绝对数字,需要和行业内的其他上市公司做比较才可以看出来。不过有个简单的筛选法则:

现在沿海地区普通工人的年收入差不多6-7万的样子,所以人均创利最好在10万以上,同时,人均创收在100万以上的公司应该可以算比较好。

比如在杭州的海康威视,是国内安防视频监控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2016年收入31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74亿元人民币。2016年底全公司共有员工20013人。所以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海康威视的人均创收是159万元,人均创利是37万元。海康真的是盈利能力超强的企业。

中国平安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2016年收入7124亿元,净利润623亿元,截至2016年底共有员工318588人,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算一下平安的人均创收(223万元)和人均创利(19.5万元),是不是感觉平安也是非常牛逼。(奶爸注:奶爸觉得老裘也很牛逼)

五、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公司资产变现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公司的变现能力就越强。

比如孙悟空花了1000块钱买下花果山,然后安排小猴子们和他一起种桃树、施肥和捉虫。一年后,把成熟的桃子卖掉,得到100块钱的销售收入,那么这一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就是10%(100元的收入/1000元的总资产)。

如果孙悟空和白骨精不计前嫌,结为秦晋之好,共同管理花果山,让这些桃树结出了更多的桃子,一年下来实现了200块的销售收入,那么总资产周转率就是20%。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相对应赚的收入就越多。

当然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分子(销售收入),同时也取决于分母(投入的总资产)。如果孙悟空一开始只花了100元去买了花果山,一年有100元的收成,那这时候的总资产周转率是100%,比上面两个例子都多。

做投资的时候,老裘会选那些总资产收益率超过100%的公司去投资。

比如杭州的大华股份是国内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老裘从上市至今就紧密跟踪这家企业的发展,不管从收入增长还是利润增长的角度看,这家公司发展得都非常好。下面是大华股份总资产周转率的数字:

随着公司规模增大,大华股份总资产周转率有些下降,这属于正常。不过,优秀的公司,还是可以想办法做好内部管理,把总资产周转率控制在100%左右。

杭州的另一家公司老板电器也是每年业绩都超市场预期的好公司,下面这个表格是老板电器的总资产周转率:

可以看到老板电器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每年都在100%以上,在制造业那么多公司里面,老板电器的运营能力非常强悍。

沪深两个市场当中,总资产周转率最低的公司是*ST新城,下图就是公司历年的总资产周转率的数字。公司16年底有64亿的总资产,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居然只有区区2100万元。没有收入,公司的利润也就岌岌可危了。

六、季度收入增长率

季度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很简单,首先找到公司每个季度的销售收入(这些数据在公司的季报和年报里面都可以看到),然后再计算同比增长率(后一个季度与去年同一个季度的数值对比),即可。

老规矩,举个例子。比如令狐冲和任盈盈归隐江湖后,回他们初遇的洛阳绿竹巷开了一家琴馆,教授琴艺。任盈盈极擅音律,造诣之高,当世少有匹敌,所以没多久琴馆生意就非常好。过去几个季度绿竹琴馆的收入分别是:

令狐冲好歹也当过恒山一派掌门,负责琴馆的财务工作自然不在话下,很快就把琴馆的季度收入增长率算出来了:

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老裘,如果公司的销售收入没有增长,那么公司利润的增长就会非常非常困难。做投资的时候,老裘的独门方法是:选过去8个季度,每个季度的收入增长率都超过15%的公司去投资。

当然,这样的选股标准非常严格,沪深两个市场3400多家公司当中符合条件的并不多。但是,按照这个方法挑选出来的公司质地一般都不错。

比如大家喜欢的奶爸奶老师,平时唠叨的“非卖品”爱尔眼科,是国内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也是机构投资者的爱股,公司自2009年10月上市以来,股价表现一直不错。老裘从上市至今就紧密跟踪这家企业的发展。下面是爱尔眼科的季度收入(亿元):

我们进一步计算一下公司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率:

可以看到,爱尔眼科的收入增速非常惊人,过去8个季度每个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率有2位数的增长。做投资的时候买入这样的公司,老裘还是可以睡得着觉的。

又当然,投资要看未来,所以最好能够预测未来几个季度公司的收入变化情况。

商誉净资产比

商誉是在公司对外兼并收购的时候产生,商誉是一项无形资产。

比如韦小宝受康熙指派到少林寺当和尚,途中看到了正在挑选花布的阿珂,惊为天人。为了再次见到花布美人,当即决定买下布庄,布庄的老板把土地、房屋、布匹等等折算以后开价白银400两,韦小宝思美心切,大手一挥甩出500两银票,不用找了!这样韦小宝多花的100两白银就形成了商誉。

可见,商誉并没有对应实物资产,而是收购方愿意付出的溢价。

一年之后,布庄的生意不好,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调整商誉的金额,把原来的100两下调成50两或者更低,这个动作叫做商誉的减值。

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东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商誉本来就是一个无形资产,减值是会造成公司股东实打实的亏损。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上市之后会做一些兼并收购,从而形成不小的商誉金额。我们在实务中经常会把商誉和公司的净资产做比较,如果这个比例太高了,公司股东面临的风险就会比较大。

做投资的时候,老裘会计算一下商誉净资产比,选择那些商誉净资产比低于50%的公司。当然如果更谨慎一点的话,商誉净资产比低于30%也是不错的选择。

比如蓝色光标是创业板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品牌管理服务,产品包括品牌传播、产品推广、危机管理、活动管理和数字媒体营销等等。

蓝色光标上市之后做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兼并,2016年底公司的商誉有47亿元,同时净资产54亿元,这样公司的商誉净资产之比达到了87%,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如果商誉有一点减值,那么公司的净资产就会相应的大幅下降。

老裘猜想蓝色光标的管理层也看到这个商誉风险,所以公司在2017年做了一笔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17亿元。最新的17年3季报显示公司的商誉是47.4亿元,而同时公司的净资产增加到了70.9亿元,最新的商誉净资产比是67%,比去年底下降了不少,但老裘还是感觉蛮高的。

老裘按照今年(2018-01)最新的三季报统计了一下全部上市公司的商誉净资产比,有这样一些公司的商誉净资产比超过了100%,这些公司都面临较高的商誉减值风险,在投资的时候需要密切留意公司的动向。

毛利率

毛利率这个指标的确很简单,但简单不代表不重要。老裘认为,毛利率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核心盈利能力。

相比于之前介绍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毛利率的计算更加简:她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来自于利润表。其中,分子是用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分母就是主营业务收入。

在应用的时候,老裘关于毛利率有这样的心得:

1.一般选择毛利率高一点的公司进行投资。

2.拉长时间,除非外部环境有重大变化,否则公司毛利率一般比较稳定,不太会有大幅波动。

3.公司毛利率和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相差的幅度不会变化很大。如果有异动,就需要投资人进行仔细分析。

老规矩,举个例子。比如全真教乃武学正统,为天下人敬仰,连郭靖郭大侠都把故人之子杨过送去学习。但是,全真教家大业大,光王重阳嫡传弟子就有全真七子,弟子又收弟子,人口众多,成本也大。假设全真教主营业务收入是100万两,主营业务成本是90万两,那公司的毛利率就是10%。

而与全真教比邻而居的古墓派,只有小龙女加个孙婆婆。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吃点蜂蜜就可以度日,睡觉也只要一根绳子,省啊!如果古墓派的主营业务收入是1000两,主营业务成本是100两,那么古墓派的毛利率是90%。显然,古墓派的盈利能力更强。

大家都知道贵州茅台很赚钱,但茅台到底有多赚钱呢,我们分析一下贵州茅台的毛利率指标:

过去5年,贵州茅台公布的平均毛利率是92%。这意味着,一瓶800元的茅台,成本是64元。64元的成本包括了原材料(酒、包装瓶、包装盒等)、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而毛利高达736元。可见,茅台酒真的是非常赚钱的产品。

从研究的角度,老裘也看到过毛利率非常非常低的一些公司。比如浙江湖州的栋梁新材,过去5年毛利率是多少呢?我们看一下她的表格:

好吧,过去5年栋梁新材的平均毛利率是2.1%。真的,客官你没有看错,真的只有2.1%。这意味着,公司100元的销售收入当中,成本差不多有98元,毛利润仅有区区2元钱。这还没有扣除正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的收入和支出、税收费用等其他杂费,扣除之后,公司的净利润(率)显然更低更低。

从投资的角度,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毛利率高一点的公司进行投资。那毛利率多高是高呢?老裘做了20年的研究和投资,感觉:对于国内制造业的企业而言,超过20%的毛利率的公司一般就算做的很不错的了。

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是指上市公司在进行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等的研究及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而言,研发支出包括了上市公司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掉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

比如美国苹果公司,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研发费用分别是81亿美元、100亿美元和116亿美元。017年苹果公司的研发费用折算成人民币约超过700亿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贵州茅台2016年的销售收入是400亿元,云南白药的销售收入是220亿元,分众传媒一年的销售收入是100亿元,苹果一年的研发费用差不多是这三家行业龙头公司的销售收入之和。

在做分析的时候,老裘一般会研究两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是过去三年研发支出的绝对金额。老裘希望看到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像苹果公司那样每年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比如上海制造业的龙头上汽集团,中国市场上每卖出4辆车子中就有一辆是上汽集团(或者是其合资公司)生产的。上汽集团过去三年的研发支出分别是:

又比如今年涨幅非常惊人的京东方A(和双十一的京东没有啥关系),过去三年的研发支出分别是:

只要看到上市公司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研发投资,老裘就不大担心未来几年的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第二个数据是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多年的投资经验表明这个比率在10%-30%之间比较健康,最好是20%左右。如果比率太低,表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足;而比例太高的话,往往预示着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可持续。

比如在安徽合肥的智能语言及语音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的国家骨干级龙头企业科大讯飞过去两年研发支出分别是5.8亿元和7.1亿元,我们进一步算一下科大讯飞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率,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的比率分别是23%和21%,意味着公司获取收入中的20%转变成公司的研发开支,这属于比较合理的支出结构。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研发比率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研究的时候还需要多和公司自身的历史过往比较,同时也要和公司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

reference

用6个财务指标轻松选出好公司-独孤商学院

用6个财务指标轻松选出好公司-贝塔白告

财务指标选股-商誉净资产比

财务指标选股-毛利率

财务指标选股-研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