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亚投行之路》

今天看了下纪录片《亚投行之路》,刚好就在前几天——1月16日,亚投行3周年了,看着运行还是不错的。

纪录片其实重点说明了一点: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们的高速公路和高铁,从零做到世界最长的里程,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出行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的时候,地面交通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比火车还要长的堵车成为城市病的突出问题,所以发展地下交通成为了一种当下最好的选择——地铁,地铁我认为最好的就是他没有塞车,当然还有装载旅客较多,等待的间隔相对较小等优点。但是2001年7月13日,当北京申奥成功,加快地铁的建设成为了燃眉之急,然而地铁是巨额资金密集型的,对于当年的规划的5条地铁线630+亿人民币,当时连北京政府也最多只能拿出35%的资金支持,而求助于国际金融机构,比如世界银行等机构,他们审查严格,至少需要3年,假如是私人资本的话,他们是以短期利益为投资的依据,而地铁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多,施工时间长,回报的时间就过长,商业组织就不会去做。总的来说就是投资大,资金缺口大,周期长,还要强大的施工能力,这也就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我国其实发展过程中,受益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优惠贷款,而如今,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密不可分,别人发展了,我们才能继续高速前行。一个是我们基建产能过剩,可以向外输出。别人基建好了,经济发展了,那么购买力就上来了,我们各种产能过剩也能向外输出,我们的企业也能越来越有竞争力。既然我们帮助了人家,以后有什么事情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嘛。以上是我想到的。

网上搜索了一下,亚投行还有很多好处,主要目的三个:人民币国际化、丝绸之路计划的大规模融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过剩产能的输出。具体看着链接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39037/answer/43200858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先付出才有大回报,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要懂得吃亏。我刚开始看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投那么多钱去帮他们,我们有什么好处。哎,人就这样,不过现在感觉这亚投行值得。

最后说一个里面的例子,这说明了基础设施,或者有强大的制造业的重要性。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运到雅加达相比,从上海运到雅加达运费更低,时间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