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在上下班的时候听书,听解读什么的,学得了知识,又不会浪费时间,而且有时候会刷新自己的认知,那就会感觉很爽,就更加促进听解读了,这是正反馈。
这次听的是《逆转:弱者如何找到优势,反败为胜》这本书,先简单回顾一下里面说的一些例子吧
1、第一个是在《旧约》成书的年代,新兴的以色列王国对决非利士军队,但实际就找个巨人(就是很大只的),他穿着青铜盔甲,全副武装。手上握着一支投枪,一支矛,一把剑。我们在古装剧看的就是战争就是一个人的战斗。。。。。。,这个也不例外,但是以色列这边看这巨人没人敢应战,突然有个小孩自告奋勇,而孩子选择远程投射,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其打晕后直取其头颅。
2、篮球比赛,假如实力不如人,打破常规,采用全场紧逼,那才可能有赢的机会
还是说回我的大学,我当初是踏着分数线进去的,所以我算是这个学校里面的最低分,而且我的高考其实发挥得还可以,没有说考砸了,这个基本代表我的正常水平,所以我肯定在学校里面算是尾部吧。
在书本中说到:在一个优秀的学校或者教育机构中,处于尾部的学生会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差。但是他们去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学校,他们就能做头部,就能够得到正反馈,会越来越优秀。
当然我不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很多时候还是在于自己,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性。
好学校:学习环境,氛围,资源等等方面都比较好,但是处于尾部的就可能有点劣势
稍微差一点的学校:学习环境,氛围,资源等等方面都差一点,但是自己处于头部位置,可以持续优秀,有可能受到周围坏风气的影响
所以也有古人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了,但是我们都会选择去做凤尾,报志愿也会报一个可能刚好能进的学校。
我在暨南大学算是尾部吧,但是班级里面的人的成绩其实都差不多,因为这个专业基本都是服从分配进来的,所以我觉得不用关注学校好不好,只要学校不错,班级里的同学成绩差不多,或者你是出于前列位置,这样就挺不错的了。
这个本来3月9日就写了,但是到7月11日才乱扯一通,感觉就是完成任务似的,自己感觉也是写得不咋地,但也算回顾复习了一下之前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