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盒子——原子能

核能,应该是目前为止能量最大的东西了,可能以后会有更牛逼的?

其实在3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就实验了核裂变,当时发现裂变后质量减轻了,又联想到爱因斯坦的预言,那就想到转化成能量了,之后作为论文发表了。

这个引起了当时美国科学家,加入用于军事,那还得了。

西拉德就写信给罗斯福总统,为了增加分量,就叫老师爱因斯坦签字,而爱因斯坦又找到一个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还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去转交这封信。

一开始罗斯福并不是非常重视这个,因为美国想的是独善其身,你们爱打就打去,不关我事。只给了成立了个铀研究委员会还有给了6000美元经费,这搞毛啊。后来的曼哈顿计划200亿的投入啊。

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总统才开始关心核武器研究进展,才有的曼哈顿计划。

虽然德国很早就实验了核裂变,但是做成武器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当时没过研制出来后,发现德国还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为什么德国输了呢?

1.综合国力相对较差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缺乏足够多的专业人士,科学家等
3.对核研究工作组织不得力,没有一个目标明确的核计划,只是交给科学家自己搞去

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弹,使研制出这个惊人杀伤武器的科学家感到内心很愧疚。

但是这个是减少更多人员伤亡的一个解决方案了,战争一旦延长,会死更多人的。

而且原子能不一定都是坏的,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用,假如我们用于核电,那该多好,其实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历史上共3次核电站事故,共56人死亡,因核辐射而最终死亡的是4000人,还是当时苏联那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死的,当时那个核反应堆没有安装安全壳。这比矿难死的人少多了,还有那些超级大坝的建设又死多少,假如崩了就更悲剧,所以核能还是听安全的。

我们怕它,就像我们一开始怕火,在后来电发明了后怕电,我们现在还不是使用火电了,以后知识的普及,我们就能慢慢接受核电了。

reference

晓书童解读 ——《文明之光》